那么你是从那些方面来判断香巴拉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呢?说说看。”
“依我目前的认知,大致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证明香巴拉就是香格里拉。
第一,当今世界上所广泛使用的香格里拉一词源出于七十年前前一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而小说所的素材则完全取自同时代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美国探险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照片和文章,这些资料都是洛克在香巴拉一带二十多年的实地考察生涯中所记录下来的。
第二,小说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是个多种宗教,多种民族和谐共存的美丽的山谷。我想这一描述用在香巴拉所在的蓝月亮山谷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在这个并不算大的山谷中有藏传佛教的喇嘛寺,也有信奉万物有灵的纳西东巴教,甚至还遗存有基督教的小教堂。
第三,小说中曾提及有一架飞机迫降于香格里拉,事实上七十年前的确有一架飞机在蓝月亮山谷东面的古沙格草坪迫降,而这架飞机的残骸至今还留在古沙格草坪。
第四,小说中一处描绘香格里拉地貌特征的描写这样写道“这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山峰,几乎是一座美妙绝伦的金字塔,轮廓简单,象一个孩童两笔画随手勾勒出来似的,然而它的高度、宽度和立体感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是那么辉煌,那么安详,使他好一阵子辩不出究竟是真境,还是幻境。”我想再没有比居尼雪山更能符合上述特征的大雪山了。
第五,在香巴拉我看到老人们的寿命从来都不低于一百岁,这也与小说中所说香格里拉的居民都很高寿是一致的。
第六,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小说结尾部分有这样一段话“他喜欢香格里拉这个这个宁静的世界,这一吉祥如意的春神和爱神常驻的理想乐土抚慰了他的心灵。”我曾经查证过,“香巴拉”一词在你们纳西语中,意思就是春神和爱神常驻的乐土。而“香巴拉”之所以演变成“香格里拉”,实则是因为多次转述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