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咱们的祖先刻在上面的?”
“这字写得好啊,难道是名家之作?”
“看看,怪了,怎么没有落款,到底是谁刻在这么大的石壁上的?”就是齐振涛也小声的说道。
“刻出这么多的名诗彼为得花一番功夫了,老齐,咱们这里面有没考古方面的专家。叫他们出来验验?”风清录满面笑容着说道。
“不如调台抽水机来把石壁先冲洗一下让字全貌露出来,咱们也好欣赏一下这无名大师的杰作。”叶凡建议道。
“这个法子不错。用水冲应该不会弄坏了字。不然。看上去太模糊了。”风清录点了点头。
“此法不妥!”就在这时候,一个满头白花的老者急得嚷叫了起来。
“为什么这么讲老同志?”田初一忍不住问道。
“田省长,他是省博物馆的副馆长杨青松同志。这次跟我们过来也是想研究一下同岭的人历史。
杨馆长正在编写一部关于咱们晋岭省历史人方面的书籍。而且,杨馆长也是省考古协会的副会长。
在考古方面一块很有权威性。”这时,一位年戴眼镜的同志说道。
“噢,杨馆长,你说说这些该怎么样处理?”叶凡是不耻下问。
“不能乱动。而且,要派人保护好这些字。从诗的年代来看。能看得清楚的几首都是三国乃至唐宋两朝的诗词。
譬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曹操的名词《短歌行》,还有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
从目前仅能看到的几首诗词来讲这刻字之人肯定是宋代或宋代以后的大师了。
至少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了,所以,要注意保护,搞不好的话就怕这石壁风化后字会受到损伤。
比如你们刚才提议用水冲,水虽说是至柔之物。表面上看去好像不会损坏石壁上的字。
但是,因为这些字刻上去有几百年历史了。而原先没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