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搞出这么大阵仗,几乎是全局干警倾剿而出了,估'摸'着就剩下几个值班的和接电话的了。
这警报一拉威风啊!
就连吴彤都感觉特牛'逼',以前哪有屁的警报,就是拖拉机那嗵嗵的刺耳声代替了警报。
“局长,还是警报声厉害,你看街上,人家一听见那是赶紧闪人,老鼠见了猫一般,嘿嘿!”开车的小刘得意不已,那警报声根本就没停过,甭管路上有没人,先响着,出出气拉风一把再说。
“那当然,没看见这是三菱吗?听说是小日本鬼子生产的,一辆车得你小子干上几辈子了。好东西。妈的!这东西坐屁股下就是舒坦着啊!”吴彤局长坐着人家生产的车子还不忘骂上两句解气。
“那是,洋车嘛!”小刘司机恭维道。
“洋个屁,小日鬼子知道吗?混球!”吴彤真是有些爱国情结,左一句脏话骂着,右一句粗话喷着,好像不把小倭鬼子骂脏了不痛快。
“叶县长,能不能到心小学看看,再不推倒就怕来不及了?”这时,一个颤巍巍,拄着一根木头拐棍的老头'毛'燥燥地喊道。见他过来,人群顿时闪出一条路来。
“八公,慢点,别摔着了。”人群里有人喊道。
“老人家,为什么?能给我说说吗?”叶凡态度相当和蔼,伸手轻轻的扶住了叫八公的老头。俨然一幅关心百姓疾苦的孔繁森那样子的好干部形象。
自然,这厮当然在作秀了。因为街上老百姓是越聚越多,还在狂增着,现在已有上千人了。
这次虽说闹了个大乌龙,但这突然爆发的人气可不能丢了,这厮早在心里盘算开了,何不趁此机会把乡民们的激情鼓涨起来。先打下个基础,以后真要干些什么事也好说话。而自己的形象问题就相当关键了。
“心校那座楼快塌了,我……我找过杜校长,他说学校正想办法到处畴钱。
我找过牛书记、胡乡长,他们也说很为难,咱们乡情况摆在这里,说是连干部工资都发不上,乡里哪有钱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