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代清 > 徐光启 二

徐光启 二(5 / 9)

发展。棉花,这是解决人民衣着问题的重要经济作物,所以徐光启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进行试验和研究,并撰写了《吉贝疏》,这是一篇总结当时植棉经验,提出进一步提高棉花增产措施的论文。在文中,他把栽培棉花的经验限为14个字的口诀:“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料肥壅。”这些独到的见解,为发展我国棉花

种植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徐光启在家乡种植农作物越来越多,他像辛勤的园丁一样,每天一清早就到农庄细心地观察,有时还把这些作物的生长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回到住处,又翻阅古代农书,把自己试验的结果与古农书的记载结合起来,精心总结其栽植经验、探索过程。他的大型农业科学著作——《农政全书》,这时已开始酝酿。由于试种品种繁多,他又利用父亲坟地四周的空隙,种植了数百棵女贞树。女贞树可取白蜡虫,能解决百姓的照明问题。乌臼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的种子可以榨油,其枝条也可作柴薪,一举两得。所以,他又大力倡导种植乌臼。乡里人因循守旧,不愿拔掉杨树种乌臼。徐光启便逢人就劝,说如果能听信他的劝告,种植乌臼,无论荒年还是丰年,必能补于生计!正当徐光启在进行农业科学试验时,突然传来了利玛窦在京去世的噩耗,徐光启十分悲痛,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徐光启守制期满,回到北京继续做翰林院检讨。徐光启在家守制3年间的农业实践,使他对农田水利的重要性,有了强烈的认识。当他看到农民在天旱时使用古代的桔槔之类落后工具打水灌田的情景,更是激发他介绍西方水利器械的愿望。利玛窦在世时,曾将传教士熊三拔介绍给徐光启,并告诉他,熊三拔是研究西方水利科学的行家,以后有关水利问题,可以向熊三拔请教。如今,徐光启回到北京,利玛窦已经离开人世。于是,徐光启去拜访熊三拔。向他求教。但是,当徐光启提起介绍西方水利器械的事时,熊三拔却吞吞吐吐,推辞了半天。徐光启察言观色,看出熊三拔是因为生怕其他传教士说他不务正业。徐光启经过一再请求,反

最新小说: 娱乐:我想做资本,不想当影帝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被逐出家族后,我天师的身份曝光了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直播科普:我捡斩魄刀,开局无敌 帝王策权倾天下 女穿之大理皇朝 代号暴君 亮剑: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