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哪个作者这样写小说铁定扑街。一面摸过来去年学过的旧书,凭借那模糊的记忆一页一页翻看查找着知识点对照答案。怎一个苦逼能形容。
“第一百零三题小鼠实验颜色标数法,
125,胫骨前肌腱,
126肠系膜上淋巴结,
136桃核承气汤使用注意,
……
179小续命汤方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成书时间,
184脾肾阳虚证辩证要点,
……
191产气荚膜菌的生物学形态。
……
194肥厚性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我艹”
就是以杨曌这样经历过社会浮沉的性子,在找到零散几道题之后,也不禁挫败骂了一句。
简直就是比起驾照考试的笔试还要变态一万倍啊一万倍。
别说还傻呵呵对着方剂书复习的别人,就是如今给了杨曌大部分原题,找答案背他都记不住,而且此前背下来的一百道左右简短填空也有忘却的痕迹。
按照欧阳峥嵘后来的话说,这卷纸找茬的意义要大过一切。
三百五十道题,还没有选择,百分之七十全是硬性知识点的空白填空。
容错率稍微高一点的论述题都被老人打招呼特意降低了比重和分数。
十几位助教忙活了小半个月才勉强凑齐。他们自己都承认,及格基本不可能。
可是后来前世据老人对着布满答案的黑板说,燕京某医科大学中医系的一位,面对难度覆盖面都有胜过的一份卷纸,正确率达到54.3%,不管别的,就冲这一点,就值得他欧阳峥嵘青眼相加。最后那人被老头子几乎蛮横的忽略考研成绩而收入门下。新贵一时,前程似锦。
杨曌从不否认自己是个最追求文艺气氛,且贪图安逸的懒散小青年,骨子里很有那么点不求上进的习性。
否则也不会在前世有吴佳璇这样的大神明里暗里扶持也还是那么个不温不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