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宝,就是家里豢养的猪呀羊呀鸡鸭鹅什么的,开始卖卖鸡鸭鹅蛋,蛋卖光了,就卖鸡鸭鹅,鸡鸭鹅卖光了,就卖猪卖羊,猪羊卖完了,就拿炕席、板凳什么的去卖,卖来卖去,卖到最后,家徒四壁,卖无可卖了。
于是,便开始四处向人借钱,先借亲朋好友,再借邻居乡亲,一块两毛的多少都不嫌弃。看他们处境可怜,起初真有不少人借钱给他们,要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可春阳的父母只借不还,没几次,就没人敢借了。
万般无奈,春阳父母一咬牙,含泪把春阳的大哥和二姐送人换了十块大洋,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可小春阳的体质太弱,治病花钱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这点钱填进去连个水漂都没起就无影无踪了。为了筹钱,父亲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母亲一病不起,没几天就撒手人寰。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惨到不能再惨了。
最后,春阳父亲硬着头皮去向地主老财借高利贷。民国时期的高利贷跟现在的银行放贷可不一样,银行放贷,利率只比存款利率略微高点而已,想借贷的人敢借且偿本付息比较轻,基本上能够按期还贷,高利贷却极狗血,绰号“驴打滚”,还本付息高得没谱,计息全是累计复利,也就是说,你借一块钱,假如月利一分,一个月打一“滚”,连本带利就得还一块一;第二个月再“滚”,连本带利就是一块二毛一,依此类推,到年底,连本带利就变成二块八毛五。更有狗血的老财,一天一分利,简直就跟持火明抢一样,不把你榨干就不算完。那个年代,小春阳的父亲不是不知道高利贷吃人不吐骨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可真要叫他眼睁睁看着小春阳在眼皮子底下咽气,还不如直接拿刀把他杀了,所以,春阳的父亲明知山有虎,也只能向虎山行了,走一步,算一步。
也是小春阳命不该绝,就在走投无路的节骨眼上,全真教主王不留云游到此,出手医治痊愈,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王不留给小春阳治好了病,不但对他父亲分文不取,而且反倒给了一大笔钱,只要他父亲答应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