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寒气未消。,:。
三百多具棺木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太傅府府外的灵棚内,满场都是‘花’圈和挽联,整条大街‘插’满了招魂幡。
历史上的袁隗虽然列于大汉三公之列,又惨遭董卓毒手,然而并非什么忠臣贤良。董卓废立皇帝的时候,他是没有异议的,而且还是他亲自将刘辩的‘玉’玺解下来给刘协带上的。
王允总认为袁隗是家族利益至上,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袁家这个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要继续显赫下去。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带领着一帮党人和士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盘让党人和士人掌控乾坤的大棋。
只是他低估了李儒的智商,他认为李儒不过靠着董卓起来的一个暴发户,怎么能跟他这个出自四世三公家族的太傅比。他认为尽可掌控李儒于掌股之间,然而他错了。李儒是西凉第一谋士,即使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也是排名靠前的谋士。错了就会输,所以他输得很惨,惨到满‘门’抄斩。
刘协想的却是袁隗进入了一个死局。袁绍要反董卓,而他是袁绍的叔父,董卓是不会让他活着的。
刘协叹了口气。朕何尝不是走入了一个大的死局。董卓专横,而他偏偏是董卓所立,袁绍反董卓勤王,他偏偏不得不下旨诛杀袁绍的叔父全家。
这是何等的一个死局!即便他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充分表现了他的神明英武,又运用一千八百年的智慧和先知的优势击败了董卓。而他为董卓废刘辩而立,又是先皇次子,并曾下旨诛杀袁隗,这些死结仍然牢牢地缠在身上,这些死结虽已不足以致命,但也将他束缚得五‘花’大绑,举步维艰。
灵堂外三四百人身穿白衣、缠着白布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大街两边。正中灵堂一个大大的“奠”字,当中立着袁隗的牌位“大汉太傅袁公隗之灵位”,旁边是袁基的牌位,然后是其他人的牌位。袁绍、袁术和袁遗,跪在灵堂之侧。
两边立着冀州刺史韩馥、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乔瑁、河内郡太守王匡。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