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发动汽车直接飞向了深不可见底的大峡谷。
那一幕,被评为本世纪最悲壮的一幕之一,多家报纸都把最后那一幕作为封面刊登在报纸上。
讨论随着女权主义报纸的加入,开始升级。
女权主义报纸对电影进行了深刻剖析。列出了影片中出现的鲜明对立的三大阵营:男权阵营和女权阵营以及中间派。
女性阵营的代表就是两位主人公。通过短短几天的旅途实现了自己心灵上的自由,不再被男性和这个男权社会所羁绊的自由,还有全片中几乎是唯一对他们同情的酒吧女招待。
男性阵营则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男性角色。下流的卡车司机,肮脏的强.奸犯,塞尔玛龌龊的老公,一帮追捕她们的警察。
而中间派则以同情她们的警官哈尔和对路易斯一往情深的Jim为代表。
这三大阵营的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以至于两位主人公只能在与男权阵营的对峙中,在中间派的扼腕叹息中,选择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报道末尾,女权主义在报纸上发出呼吁,说本部影片的导演陈平安深刻意识到美国存在的这一现状,也把唯一的希望留给了向前奔跑着的警官哈尔,即少数中间派的人。认为只有他们,能成为改变如今失衡社会的最后希望。
“陈是个令人敬佩的电影人,伟大的导演,编剧。还记得《来到美国》吗?是他最先改变了黑人演员在电影中的地位,让黑人演员第一次成为一部电影的核心,并且没有从肮脏、贫穷的角度表现他们。
这次的《末路狂花》同样如此,他将社会现状对女性的不公和压迫,女性在社会中的绝望和武力,在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路易斯和塞尔玛最后的一跃,不是死亡的终结,而应该代表着新生,她们终于理解到天赋人权的真谛,明白到这个社会的不公!”
许多女权组织的领袖纷纷发表观点,号召美国广大女性学会保护自己,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如果做不到,那就走进电影院,观看一场陈平安导演的《末路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