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电影宣传海报、广告,在地铁、商场等人流密集处亦是随处可见。
陈柏森在《电影双周刊》上发表文章,对去年香港影坛上映的电影进行总结。
去年香港共上映电影132部,随着嘉禾在圣诞档推出的《神探朱古力》票房突破两千万,去年两千万票房以上的电影共计十部,比去年多出将近一倍,证明了香港电影日益繁荣的黄金盛世。
这十部电影中,有半数出自黑马国际,为黑马国际在香港市民心中树立起极为良好的口碑,其强盛势头比之当年的艺城还要强大。
票房超过三千万的电影,85年有两部,嘉禾的《福星高照》和黑马国际的《英雄本‘色’》,至于逆天的《人鬼情未了》被划作西片范围。而去年仅有一部,即正在上映中的《倩‘女’幽魂》,同样由黑马国际制作。
在文章中,陈柏森肯定了香港电影的蓬勃日盛,但也提醒其他电影公司,要学会吸收他人所长,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不足。不能再固步自封,抱守就有的一套,延续固有的电影模式,一成不变的拍摄同一类型的电影。
如果再这么下去,只会被黑马国际越甩越远,令得黑马国际一骑绝尘,使得香港电影的繁荣成为黑马国际一家电影公司的背景。
创和西学东进是他这篇文章的主要中心,他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黑马国际的多厅戏院模式,一个是电影特效。
黑马国际首创的多厅戏院模式,改变了香港电影的格局,使得多的电影得到上映,也让观众在同一时间能够有多的选择。对其自身来说,亦产生高额利润,值得其他院线参考。
电影特效技术,一直都受到西片重视,而香港电影人,徐可是最先将电影特效引入香港,但也是因为他,导演的《蜀山》毁誉参半,投资方嘉禾损失惨重,使得香港电影人对电影特效敬而远之。
但是《倩‘女’幽魂》的大获成功,除了剧本、情节、演员等因素外,电影特效技术至少占据近半的因素,这为香港电影人开了个好头,可以重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