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地方太守、刺史协助,将来的效果必然会大不相同。
此外的南中地区也同样如此,周智令句扶和从军多年的蛮族将领杨峰、孟优为将,从南中都督李恢手中接掌了南中边军,全部重组为南军,职责与益州军等同。
此外,西疆与西凉接壤的地区组建了西军,由建威将军张任为主,宿将何仪、陈应为副,统帅整个西军事务。
北疆至函谷关一带的边军合并为东军,由射声将军贾逵为主,以楚国旧将陈式、邓凯为副。
最后剩下的荆州东部边军,从南阳南部绵延至荆南桂阳郡,同样也被他合并为东军,只是因为确实弄不到适合的将领了,他才和张靖共同兼任此职,至于下辖的水军,他倒是没有多管,只是让镇西将军陆逊自行整顿,然后上报于他便可。
当几个月后,王旭看到他上报的结果,那真是大喜过望。
他突然间发现边军整合起来后,其作用远不止守备那些哨卡、山道要地和险要关塞那么简单,必要的时候,如果统一指挥,那么根本就是一股强大的战力。
交州军且不说,便是东、南、西、北及益州军五支边军,就让他觉得仿佛平白无故得到了几只军团,虽然力量不是特别强,可终究是种力量,完全可以纳入全盘战略部署和谋划之中。
边军在扩张后的准确数字也真正统计出来,包括交州军八万及水军八万在内,总计多达三十万,只是分布极其零散罢了。
公元211年秋,自楚吴之战结束的两年半后,庞大的楚国终于全面完善国家体系,实力达到鼎盛,补充和扩张后的八个主力军团,两个近卫军团,再加上边军,全国总兵力近达一百二十万。
与此同时,吴魏两国却因在早前的“楚魏”“楚吴”两战中相继惨败,当时又遭到王旭有争对性的大规模抢夺和破坏,搬的搬,烧的烧,毁的毁,因而使得两国损失惨重,如今才刚刚复苏不到半年,好些残破的城池都重建不久,虽然军力恢复很快,可更多战争需要的储备力量却处于重新积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