祎两人也时刻关注此事,从郭嘉那儿得到消息后,再度求见王旭,言当初不是这样的,好多活着的工匠民夫说法不一样。
可即便王旭心里已经相信,但没有证据,他也没办法治罪,不然难以让群臣闲士信服,认为他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毕竟,更多的人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前因后果的,没有证据,就无法说服更多人。
如果真是奸臣残害忠良,那么就是在这种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安个莫须有的罪名给杀了,谁说的清呢?
随着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王旭也是焦头烂额。
十多天后,伊籍率军抵达汉中,仍然无果,可弹劾的奏章却是一封又一封,不但负责修缮栈道的数十官吏联名上奏,连朝中也有不少人开始偏向那边,认为证据不足,刘涛有贪功诬陷的可能,毕竟查处这般重大的案件,可不容易,功勋不小。
董允和费祎两个少年的说辞,还有那封百民书,更是遭到痛批,言二人少不更事,完全不知轻重,胡言乱语。
百民书则成废纸,因为好多在上面签过字的民夫工匠都否认了,言最初是误会,他们只是看那些死去民夫的家眷可怜,想多争取一些抚恤和补偿而已!
可惜,王旭有自己的判断,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只说了一句:“查,查个水落石出,查到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