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让李良了解到了一些东西,当然,全是从他娘那里了解的,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只能这样了。他们家现在住的这个村叫小李村,有二十多户人家。李良他爹以前在县城里靠卖菜挣了点钱,来到这里买了50多亩地,当上了个小地主,生活还凑合,后来娶了当地雇农的女儿,也就是李良他娘,俩口子一个管内,一个管外,生活安康。两年前,李良他爹的叔叔的干儿子,他就是他的那个表叔,投奔到了这里,开始帮李良他爹种地,后来不知使了什么招,就把地给霸占了,李良他爹一气之下就去“讨要个说法”,结果因为对方请了两个“高手”的原因,自己反而被打成了重伤,没过多长时间就驾鹤西去了,只留下了他们娘俩。这不前几天,她那个表婶又将娘俩从大房子里赶出了出来。
有一句古话“农民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李良体会最深,两世为人,两次出身农民家庭,都在为吃饱,穿暖努力。在经历了思想上的振惊、无措、郁闷、烦燥、几近崩溃,李良慢慢地沉静下来,他开始为将来思考,为生存思考。
第七天早上,李良起的很早。他投入到了新的生活之中,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做饭,他再也忍受不住那“汤”和饼子的摧残了。硬环境不容易改变,但软环境还是好下手的,对于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李良对做饭这项工作还是不在话下。没过多久,李良的母亲就被厨房传来的声音惊醒,当她穿好衣服后,一阵阵香气从外面传来。
“良儿,这是你做的吗?”走到小中间,瞧见小木桌上摆放的饭菜,李良的母亲很吃惊。一碗清菜,四个比拳头大的窝头,一盆很香的汤。
“娘,你起了。哦做了早饭,您吃点再去下地吧。”李良没有回答母亲的问题,而是很从容的说了几句话。
眼泪从眼角轻轻落下,“儿子长大了,懂得心痛娘了,不管怎么说这是第一次吃上儿子做的饭,哎,老天真是开眼呀!”李良娘想着。
8岁的儿子能做啥好吃的?这是李良他娘的想法,所以对饭菜的质量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