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因为后者在音源、放送跟短信支持率上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不过等到《音乐中心里,这种情况又彻底地倒转回来,换成是DarkL懊恼地看着对手捧杯。
双方你来我往,打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可以说,整个2006年的十月份,乐坛就是东方神起跟DarkL的二人转。至于其他歌手。则是万马齐喑,蛰伏不前。
没办法,碰到这么凶猛的竞争者,其他人只有被埋没的份。
甚至于一些原本准备在这个期间回归的歌手,都纷纷调整了档期,推迟了原定的计划。
唱歌是为了出名跟赚钱的。没有指望的事情傻子才会去做。
其实很多业内人士不知道的是,就是从今年开始,韩国的乐坛进入了寡头时代。
每当大物级别的歌手回归的时候,都会产生不少的垫脚石跟牺牲品。
也许在外人眼里,这之后的韩国乐坛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但真实情况则恰恰相反,实力越强的经纪公司、名气越大的歌手,完全地将一些缺少这些有利条件的同行也压制住了。
看一看就知道了。虽然什么Bigbang、东方神起、Superjunior、WonderGirls、少女时代、李孝利、IU、T-ara这些歌手跟组合看起来非常之多。但是相比起繁星一般的整个歌谣界群体来说,这些人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但就是这么一小部分歌手,却把一年当中的大部分销量、音源、一位等最好的部分给占据了。
那么,那些苦苦挣扎的歌手还有多少的生存空间?
更不要还有《无限挑战歌谣祭、BuskerBusker、PSY等一些恐怖的存在。
说穿了,随着韩流的发展,韩国的歌谣界就像欧洲的足球一样,进入了资本时代。
一个个的歌手,就跟欧洲的豪门俱乐部一样。没有资金的支持、没有宣传的渠道、没有大量的活动舞台。怎么可能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