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之后,潘笛生处理了一下珠宝公司的日常事务,便闲下来开始看报纸和杂志。
作为一家珠宝公司的老板,潘笛生看报刊杂志并非消遣,而是在字里行间寻找有用的信息。
看完《明报》的社会和财经版后,潘笛生又翻到娱乐版去,上面赫然有《芳芳》在法国戛纳获奖的新闻。
别说是戛纳电影节,此时的香港媒体对奥斯卡都不怎么关注,只有在有港片或者中国人参与的时候,才会凑热闹跟着关注报道一下。
远赴欧洲采访的费用不低,由不能确定此新闻是否能增加报纸销量,所以即便是康剑飞的片子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也只有寥寥几家的香港报纸派记者去了戛纳,《明报》就是其中的一家。
前几天,《明报》和《东方日报》等几家报纸,都在报道《芳芳》大受外国佬欢迎的新闻,把这部还没上映的爱情片炒得很热。
不过潘笛生并不太在意,在康剑飞的《芳芳》之前,已经有6部华语片入围过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但其中只有三部半卖得好——胡金铨的《侠女》算半部,拍出来扑街了三年后,才因为获奖而捞回来一点票房。
康剑飞在香港的名气已经足够大了,香港观众基数摆在那里,就算《芳芳》在戛纳获奖,也起不到太大的增幅作用——总不可能逆天到票房破4000万吧?那得至少有五分之二的香港市民(包括老人和小孩儿在内)走进电影院才行。
“戛纳电影节最受欢迎电影奖,”潘笛生看着报纸上的小字,一头雾水道,“这算什么奖啊?”
不过等潘笛生继续读下去,才愈发的惊讶起来,下方居然有康剑飞、苏菲?玛索、梁嘉辉三人跟法国总理的合影。
希拉克那天晚上跟不少导演和明星都有合影,这新闻放在法国并不吸人眼球,但拿回香港就不一样了,两千年官本位的遗留思想,瞬间就让康剑飞和梁嘉辉提升了一个档次。
别的不提,只这一握手合影,梁嘉辉回香港后就能涨不少片酬。
后面还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