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明扬天下 > 第1144章 伊斯法罕

第1144章 伊斯法罕(1 / 5)

***

萨法维帝国的创始人伊斯迈尔一世,原本也只是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一个臣民,信奉什叶派,世居里海西岸。[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

因为信仰不同,里海以西一带向来是教派冲突很激烈的地方。奥斯曼帝国想通过迫害什叶派他们试图稳定这一地区,于是宣布禁止信奉什叶派。

1501年对奥斯曼帝国不满的阿塞拜疆和东土耳其民兵(由于他们使用红色的头巾被称为“红头”)与伊斯迈一世继承的信奉什叶派的萨法教团联合,占领了大不里士,推翻了当地土克曼人的白羊王朝逊尼派君主。

伊斯迈尔一世随后称帝,建国萨法维,定都大不里士。

大不里士位高加索以南,里海以西,离奥斯曼帝国的都城伊斯坦布尔不算远,卧榻之傍,岂容他人酣睡?奥斯曼帝国倾全力要扑灭这个新生的政权。

在奥斯曼帝国重兵猛攻下,伊斯迈尔一世只得往南撤退,改把加兹温作为都城,才算站稳脚跟。

到阿拔斯一世时,为了摆脱对红头的依赖,再次把都城迁往伊斯法罕,就这样,萨法维帝国自建以来,经过两次迁都,都最终定都于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阿拔斯一世在位时斯,是萨法维帝国全盛时期,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等宫殿群修得非常壮丽恢弘;

城中棉毛纺织、丝织、银器、铜器、陶器、地毯业等手工业非常发达,八方宾客汇聚,商贾云集,当地有谚语说“伊斯法罕半天下”,从这句话便不难看出伊斯法举的繁荣景象和深远影响。

萨法维北边和西边,都是宿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东面的河中地区成了大秦的领土,南面的印度河流域也值烽火连天,发达的商业,全靠霍尔木兹海峡这条生命线维系。

好了。现在,霍尔木兹海峡也被秦帝国的海军封锁了,消息一传回到伊斯法罕,顿时举国震动。

国王阿拔斯二世今年19岁。正是血气方刚的

最新小说: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归流 顶级大昏君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空降1630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我不是袁术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