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交趾秦牧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作战方案他都有腹案了。他不会象以前各朝一样,从中原大量派兵征讨交趾的。
正所谓业术有专攻,用兵也一样,你非要把北方的士兵派往南方作战,结果往往是兵败丧师,铩羽而归。
要征伐中南半岛,中原的士兵是不能用的,马六两的三千“山地师”就是秦牧的一个试点,现在看来,效果非常不错。
所以秦牧决定多从西南招募兵马,按马六两那个“山地师”的模式进行训练,然后用这些西南土生土长的士兵征伐中南半岛。
越南猴子不是能钻山林吗,咱们比他还能钻,到时看他还有什么依恃。
要实现这个构想,前提是先控制住西南地区才行。
因为西南地区不光是进攻中南半岛的兵源出处,也是后勤补给的基地。连西南都控制不住,还谈何征讨中南半岛?
“杨尚书所言甚为有理,诸位大臣可有何针对性的策略?”
工部主事黄振林出班奏道:“陛下,臣也同意杨尚书所言,改土归流当视各地土司实情而灵活制定对策,而且确实宜缓不宜急。臣有一策,供陛下与各位大臣参考。”
“哦?黄卿既有良策,便快快道来,让大家一同议议。”
“陛下,臣建议暂时保留目前土司治土人的政策,以安抚西南各个土司。但辅官要由朝廷派遣,协助土司日常治理;
比如土州,知州依旧由原来的土司世袭,但同知要由朝廷派遣,土县则由朝廷派遣县丞辅助,如此类推。”
满殿大臣听了黄振林这一策,纷纷小声议论起来,许多人忍不住频频点头。
秦牧也觉得此策大善,类似于温水煮青蛙。现在派个副手过去,说是辅助,但不理实务,这样不容易引发土司激烈反抗。
但这些辅官过去后,却能实时模清当地的情况,为朝廷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而且毕竟是辅官,能力稍强的甚至不难离间当地土司与土民的关系。
象龙州土司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