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形,这倒使曹操军一直毫不停歇的脚步停了下来。
拔掉援军这根刺,还是敲掉下蔡这颗钉子?虽然看起来下蔡城没了纪灵的一旁虎视眈眈,孤立无援的它最终只能是被曹军攻破一途,而一旦攻陷下蔡,纪灵军也不得不退走寿春,看起来好象随便打哪一个都是一样的结果。
然后张锋坚持先打掉纪灵,原因就是兵法所说,十倍围之、五倍攻之,虽然曹军装备精良,但是敌方居城而守,只要指挥得当,一样会跟曹军造成大量伤亡,这是眼光放到之后袁曹、曹陶大战的张锋所不愿意看到的,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才是最正确的打法!
至于所谓的上谋伐心,除了韩馥这傻鸟,估计没什么人会跟他一样。
郭嘉等人也同意张锋的说法,还有个原因就是刘勋学足了袁术的阴险,在下蔡城抓了大量的民众当成炮灰,放在第一线送死,这里还有很大变数,因此首先攻下蔡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纪灵很不幸成了曹军的眼中钉,尽管他在袁术手里是唯一一张大牌。
可也正因为他是唯一一张大牌,曹操必除之而后快。
与此同时,其他三路大军必然也想尽快解决面临的对手,进而进占更多土地。在这个时候,谁的脚先踏上袁术的领地,他就将成为新的主人,当然,名义上还是皇帝的。
简单的说,谁占领的地方越大,这场合围战的利益就越大,其他三人都不是傻b,自然不会坐视其他人大盆吃肉,大杆称金,而自己而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香喝辣。
问题是,这纪灵怎么打?分兵围住下蔡,使之不能救援纪灵?这恐怕不现实,曹军总人数只有八万,而且一路上占领的州郡县林林总总也要派驻军,现在只有六万三千人,而下蔡城里加上百姓组成的“敢死队”,至少有十万人,加上纪灵手上的三万人,曹军连对方一半还不到。
当然这只是人数比较,没有考虑装备,战力,士气等综合因素。可是对一个合格的统帅来说,这人数也就成了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哪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