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城目前有一万多人口,其中公职人员、商人、企业工人、学者之类的非农人口非常多,在城市周边从事农业生产的还不到三分之一,甚至还主要是种植蔬菜瓜果。附近新设立的乡村虽然也生产粮食,但他们又要进行民兵训练,又要抽时间改造麦利那人留下的旧设施,因此粮食仅够自给,大安城的粮食困局,还是得从阿劳特拉湖一带输入稻谷解决。
满孝锋目前所在的十月大道(东岸很多大城市都有所谓的“十月大道”,也算是一种特色了……)云集了开拓队队部、长春宫、大安纪念医院等建筑,属于核心商业街,道路修建得又宽又直,刚才走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两辆满载大米的马车驶过,目的地则是国家储备粮库的一家分库。
这个粮库,储量非常巨大,因为其不但要供大安城的居民们消费,还要供即将派出的修建公路的建筑队消耗。这些建筑队主要是为了修建高等级的公路,毕竟占用了海量资金的大安城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现在是时候发展大安城周边的交通网络了。网络建设得越好,那么未来大安城的发展就越好,毕竟这些网络都是在为你输送给养呢,不是么?
满孝锋对于修建国道系统举双手赞成,但他也十分好奇,修建道路的人手从哪里来?要知道,现在的大环境是分流岛上的马来血统的居民,换之东亚血统的殖民者,正所谓腾笼换鸟是也。当年击破麦利那人王国的俘虏红利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那些人不是被送到了南非的黄黑分界线,就是在送往黄黑分界线的路上,至今尚留在中央高原的,不知道有二十万人没有?
二十万人,听起来不少,但其中三分之二在煤矿、石矿、河道、林场、砖窑厂及各个农业种植园内工作,剩下的三分之一还要修建住宅、厂房什么的建筑,能抽出来修路的又有几个?更不用说,这些人也要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分批送往黄黑分界线定居。至不济,他们也会被送往义成地区及津巴布韦绥靖公署区的国营农场内,一边拓荒一边搞建设,以减轻未来殖民当地的负担。
新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