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惨烈战事。在此期间,赫拉伯里借着平叛总指挥的有利身份,取得了从其他地方开过来的几支军队的控制权,整个过程非常顺利,除了不小心“战死”了一些不服他管教的将领之外——那些将领们至死也不知道,为何会莫名其妙地在山谷里遭到格鲁吉亚人的伏击。
在吞并友军的过程中,科普鲁卢家族的深厚底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家族深耕政坛和军队数十年了,出过许多大维齐,在军中担任将领的子弟及门生就更是不知凡几了,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背靠这棵大树,科普鲁卢家族新一届代表赫拉伯里就轻松了许多,先后控制了总数高达两万五千人的军队。
不光如此,赫拉伯里这个人还多次借口“战事艰难”、“消耗甚大”,不断向伊斯坦布尔的中央朝廷讨要物资,包括但不限于武器弹药、战马甲具、粮食金钱等等。为此,他在靠近格鲁吉亚边境的地方——位于阿扎尔行省,这个省原属格鲁吉亚,人也多是格鲁吉亚人,这次也卷入了叛乱之中——修建了规模巨大的仓库,用来储存这些武器。赫拉伯里曾经向吴翼飞当面吹嘘过,这些物资足以支撑他军队两年的消耗,可谓是储备丰富了。
而拿了这么多物资,要了这么多好处,自然要有点动作了。毕竟,苏丹和艾芬迪都不是什么宽厚之人,他们之前迁就赫拉伯里是因为在西线被奥地利人打得形势吃紧,眼看有血崩的迹象,分外不愿意看到国家内部出什么事情,这才屡次答应他的要求。但后来奥地利人已经被路易十四中央突破的大军吸引了大部分精力,国王都一度逃离了维也纳,在匈牙利发动圣战的土耳其军队缓过了一口气来,形势不再是那么岌岌可危了,因此他们调整了对赫拉伯里的态度,要求他尽快平定东部叛乱,稳定局面。
彼时,原本由格鲁吉亚人掀起的叛乱已经蔓延到奥斯曼帝国境内,很多对朝廷早就不满的农民、牧民甚至军人揭竿而起,公然造反。到了后来,库尔德人(唔,奥斯曼帝国官方称呼其为山区土耳其人)也参与了进来,整个东部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