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还有瑞典、俄罗斯、瑞士、葡萄牙等国的军官,都是反法联盟潜在的拉拢对象,因此他们接待起来还是比较费心的,一行人享受了不错的待遇。
几个国家的观察员就这样白天观察战况,晚上聊天扯淡,撰写报告,日子过得还是蛮潇洒的。杨成栋中校在欧洲待过很多年,熟悉各地事务,对不少国家的军队内情也非常了解,因此看出了很多东西。
眼前正在进行的这场大战,在他看来,双方主帅的表现中规中矩,尤其是法军一方的统帅旺多姆公爵,扎硬寨、打呆仗的本事还是很有一套的,以至于就连素来以机变闻名的欧根亲王一时半会也拿他没办法。
杨成栋中校也设身处地想过,即如果他坐在反法联军统帅的位置上,该如何打旺多姆公爵这个老乌龟,结论是调集足够多的大炮,越多越好,用惊人的火力投射力度来敲碎旺多姆的乌龟壳,让他想守也守不安生。只可惜反法联军11万人只有不到三百门火炮,对比下白传平那厮第六混成团五千人总计48门火炮(加强过后的数量),口径还普遍大上一截,这确实没法比,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不过欧根亲王的指挥艺术还是很值得人学习的,东岸陆军如今缺的就是这个。像杨成栋、白传平这种科班出身的东岸军官,让他们指挥一个团那是得心应手,指挥四五个团就有点吃力了,如果指挥十几个团,效率就有点低下了,必须长时间演练才行。可以东岸的实际情况,谁让你没事指挥七八万人作战?即便在远东,有可能会指挥5-10万人出门作战,那其实也是两套系统,即东岸人归总司令亲自指挥,新军杂牌之类的就仍归原指挥官带着,上头给一个战役目标,让他们完成即可。更何况大多数时候,都是少数东岸精锐陆军正面野战击溃了敌军,杂牌部队上前捡便宜而已。真正在东岸陆军战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考验过指挥官能力的,还是当年攻打绍兴府的曹娥江之战,担任总指挥的儒尼奥(以上校衔退役)是真的打得很不错,指挥起数万人来仍然得心应手,让人非常佩服。
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