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经历了攻坚、夜袭、白刃格斗等多场考验的东岸陆军一个一个啃下了摩洛哥人的阵地,抵达非斯城下,并架起了大炮。
对非斯城的炮击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时间,结果城墙尚未坍塌,蔡振国的使者又来了,白传平中校这才悻悻地罢手,下令停战。不过,陆军的“老传统”却也没丢,数千人马分成两批,一批看住非斯城内的摩洛哥大军,一批去周边城镇劫掠。
非斯城是阿拉伯人在摩洛哥建立的第一座城市,历史悠久,人文、经济都十分发达。周边地区更是上好的农业地带,人烟稠密,财富众多。而当东岸陆军扛着明晃晃的刺刀冲过来时,这些兵力空虚的城镇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无论是粮食、牛羊、金银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数百年积累,一朝全变作了第六混成团的战利品,就连意大利人也跟着在后面混了点好处,把之前溃败的损失稍稍弥补了点回来。
蔡振国的人对陆军的劫掠行为就当做没看见。虽然蔡某人名义上是东岸欧洲派遣军队的总司令,但那也只是名义上而已。他一个文官,从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如何能让那些武夫们心服?说不得,万事还是得大家商量着来,碰到好说话的,那会听你几句,碰上不好说话的,比如眼下的白某人,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好在白某人也没有帮倒忙。事实上第六混成团的大肆劫掠——同时还抓了好多人口送往后方,为将来割地后修建城池和公路预做准备——给摩洛哥人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被抓的人口中很多是宗教人士或宗教人士的亲族,这些人可不同于普通的农牧民,一旦被掠走,梅克内斯的摩洛哥君臣们可想而知会承受多大的压力。
11月初,由摩洛哥、东岸、奥斯曼三国官员参与的秘密会谈在非斯城外举行。这个时候,谈判就顺利得多了。面对东岸人提出的割地要求——一开始白传平建议将割地范围扩大一些,比如北纬34度左右,但蔡振国不欲多事,想要快速结束这场战事,好腾出精力做其他的——摩洛哥人只稍稍抵挡了两天,便败下阵来,最终同意了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