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奔上前去,抚摸着那泛着金属光泽的枪管,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好。
自从数年前败于王万春和郝平之手,晋王率残部小两万军民遁入越北高平山区后,他们的日子就变得十分艰难。不但要面临着顺军随时越境追杀过来的压力,同时也要和当地的越南官府周旋。如此坚持了四年时间,现在差不多已经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不但食品、药品奇缺,就连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弹药都不充足。若不是被东岸人侦到近前并取得联络的话,他们的下场估计只有被越南郑主攻灭一途。
好在现在时间还不算晚。东岸人已经联系上了他们,并表态愿意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援助”,那么事情就还有转机。虽然东岸人也未必是什么好心,多半是想把他们当枪使,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但他们目前还有别的选择吗?很遗憾,没有!所以,哪怕明知道这是颗包着糖的毒药,这会他们也只有一口吞下了。
东岸情报部门给他们的建议,是利用越南北部山区复杂的地形,结好当地残存的莫氏余党(目前他们已经在这样做了),共同对抗东京郑主的进攻,尽最大努力保全自身。宪兵们认为,虽然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很强,但李嗣兴部的战力也不弱,很多人当年都是从云南、广西的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战斗经验丰富。如果能够补充部分药品和武器的话,依托当地的莫氏余党和复杂的地形,还是可能保全一方的,只要郑主不是倾国来攻。
因此,在报得姜云帆批准后,廉梧管委会方面调集了两千杆燧发步枪及三十门小口径轻便火炮,送到了思明州仓库存放起来,打算分批交付给李嗣兴部,让他们通过谅山、高平等地的山间小路,偷运回去。另外,包括药品、帐篷、军工铲、望远镜、蚊帐、被服及修理工具在内诸多军需物资,他们也准备了一部分,打算在未来一年内陆续送交到高平山区,交由李嗣兴全权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东岸人还将朱弘桓已经在浙东登基,并改元兴福的事情通报了对方。而李嗣兴的反应也很积极,他们表示愿意承认兴福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