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拥有那些土地。毫无疑问,这个政策虽然不如后世清末开边时的政策优惠,但也相当不错了,对关内汉民的吸引力很大,因此很快就聚拢了数十万人口,将原本一片荒芜的关外渐渐开发出了一点人气。
盛京附近因为八旗贵族较多,土地基本都是有主的,因此吸引到的关内农民并不算太多。若不是满清朝廷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的话,估计没人会愿意来租种八旗贵人的土地。所以,我们现在便可以理解盛京的工农业经济为何如此倒挂了,实在是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土地而不是寄人篱下。在这一点上,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追求始终未变。
刘福升在盛京城里就老听人说,谁谁谁的庄子上又有人拖家带口跑了。其他府县来得早的人早就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现在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你还在这给人租种土地,虽然不愁吃喝的,但总不是个事啊。因此,逃亡者日众,满清官府一开始还管一管,到后来基本懒得管了,根本管不过来。
现在盛京左近,种地的农民要么是有自己的地,要么是初来乍到,一无所有,不得不靠给人干农活混口饭吃,积极性高不到哪里去,最终导致盛京的农业经济发展不如其他府县迅速。堂堂府治,膏腴之地,竟然需要靠从其他州县调运粮食弥补不足,实在荒唐!
好在盛京城毕竟是首府,关外的政治中心,各色人等在此聚集,达官贵人也不少,因此商业上也还过得去。专门贩卖异国商品的刘福升在这里开店,生意还不错。他在凤凰城那边有些路子,可以搞到不少紧俏的朝鲜货物甚至是东国货物,像朝鲜老山参、东洋刀剑、南洋特产、东国奇物等等,每每总能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但火爆的生意也吸收了很多人觊觎的目光,刘福升每月用来打点各路人马所花的钱,怕不是就有上千元之多——清国铸造的银元,比东岸银元含银量略高,官方汇率1:1.2,实际交易中大概在1:1.1的样子——除此之外,因为军费开支的浩大,刘福升的店铺还经常被官差过来摊派,每次少则百余元,多则数百元,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