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组,他们慢悠悠地进行研发,时不时拿出一两样成品,交给各个单位试用,效果看起来还过得去。
再后来,北方兵工厂也加入了进来,这使得研发进度大大加快,并且这时候他们已经初步解决了火棉炸药不稳定的缺陷,产品的实用性大大增强。这个时候军部派员来询问,那当真是打瞌睡遇到了枕头,火棉这种新式炸药的大规模生产成为了可能。
当然了,可能也仅仅只是可能罢了。实验室能够制作出相对不错的火棉,可不意味着你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下也能做到这个地步,两者之间其实还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东岸人已经不可能再放弃火棉了,无论是北方化工厂、北方兵工厂还是军部,都不会答应。
于是,艰苦的研发工作又开始了,这次是生产线和相关生产设备的研发。因为生产这种东西对东岸人来说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因此生产线该怎么设计、加工设备需要哪些、检测设备需要哪些、该如何保证安全等等,又耗费了不少时间。一直到了大前年(1692年),相关技术差不多才臻于完善,火棉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第一家工厂被设在了北方工业重镇平安县,由北方兵工厂组织生产,北方化工厂与其共享专利。不过考虑到军工行业的敏感性,东岸政府也不敢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在相关部门的牵头下,国内另一家军工巨头大鱼河兵工厂出资十万元,从两家厂手里获得了为期三十年的火棉生产专利授权。今天大家所参观的厂子,就是大鱼河厂在新曹县新开的火棉生产工厂。
对了,继大鱼河海军造船厂搬离后,大鱼河兵工厂也在逐步搬迁,其部分业务去了青岛县,部分业务去了乌江之畔的归德县(具体在石浦乡),剩下的则搬到了新曹县。至于其总部,暂时还设在首都东方县,但坊间风传其很快就会搬到上海县或新曹县去。而不管大鱼河兵工厂搬去哪里,可以确定的是东方县会流失大量税收及高薪工作岗位,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巨大的利空。但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