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文同种的东岸在新大陆崛起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在文化上与中国类似,思维模式类似,处事方式类似,那么一旦实力远超大陆,会对中国大陆的精英人才构成致命的吸引力。真到了那时候,不论大陆这边谁做主,那一群群才智杰出之士怕是都会往那边跑,这对中国绝对是釜底抽薪的大坏事!
不过呢,凡事总有利有弊。有东岸这个大国虎视于侧,中国的朝廷行事大概也要有所顾忌吧?若是过苛的话,当真怕人没有腿不会跑么?欧陆国家可能生活不惯,日朝过于落后,但东岸经济发达、生活舒适,文化也大同小异,一般人跑过去适应起来不会太费力,因此跑起来顾忌就很小。就像他李难先,几十万的家产,若是能随时跑路,相信朝廷也不会太过分吧?他去那边重起炉灶的话,应该也不会太困难。
这样看来的话,有东岸在旁边“督促”着,朝廷大概率会开明一些,这也许对他们这类商人是一件好事呢。想到这里,李难先就有些纠结了,一面是爱国情怀,一面是现实的利益,他夹在这中间,当真是好不为难。有些时候,他都很羡慕岳阳府那位同为买办的“贤弟”张绍宗了,此君一边在大顺经营纺织品生意,一边在宁波那边买地置业,银行里估计还存了不少钱,一旦有事随时可以跑路。哪像他李难先,几乎将所有家产都投入到分散在湖北、湖南、江西诸省十余府县的生意上了呢?比起这位张贤弟,自己到底是愚蠢呢,还是精明呢?
“唉,不去想这么烦心事了,还是考虑考虑怎么去川中开办茶厂的事情吧。”李难先将头靠在马车厢壁上,开始闭目思索。
去四川开办茶厂是他的既定计划,甚至还要早于去江西的谋划。这次他和张绍宗说好了,两人一起动身前往成都,面见节帅刘忠贵。刘大帅素来对东岸人很是友善,他们身上这层东国买办的皮应该能帮忙加分不少吧。川中茶叶产量很大,纺织品自古以来也非常有名,若是不好好开拓一下,确实可惜了。
只是,这个时候去川中,怕是也要被刘节帅的幕府宰一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