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之间一直只有商务方面的联系,而没有像与法国、英格兰、西班牙那样互派大使。这既有普鲁士市场容量一般,同时也有尊重荷兰人的因素在内。不过在范博伊宁根政府上台,荷兰政府又面临着来自法国的强力威胁的时候,东岸人的势力开始慢慢深入了波罗的海流域。他们不但与波兰改善了关系,产品重新打入瑞典市场(当然还时必须通过荷兰代理商),同时也与普鲁士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非常之不一般。
或许有人会问,东岸人为什么会青睐这个一个国家呢?要知道,普鲁士在欧陆不过一中等国家,面积刚刚破11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和葡萄牙王国差不多(仅限于欧陆本土)。但经济上比起有广阔的殖民地的航海先驱葡萄牙来说,可就要差远了——真严格说起来,两者在欧洲的地位还是有点差别的,一个是舒舒服服做生意赚钱的体面人,一个是为了佣金整天打这个打那个、背叛这个背叛那个的社会人,就不是一个世界的。
哦,好吧,现在来正式回答一下东岸人为何如此青睐普鲁士,而不是瑞典、波兰、丹麦或其他什么波罗的海国家。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某老干部钦定,要尽快在普鲁士投入外交资源,渐渐控制其商业市场,进而影响到军事和外交,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利益服务。
说白了,就是某位外交战线的李姓老干部非常看好这个国家,认为其发展潜力不小,未来可以称为东岸人影响中欧地区的重要棋子。他甚至为此罗列了一些事实,以证明勃兰登堡—普鲁士这个国家非常具有进取心:两百多年前霍亨索伦家族刚入主勃兰登堡马克的时候,这个国家领土才2.9万平方公里,随后几乎每一代君主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增加领地的数量,等到刚刚去世的弗雷德里希·威廉统治末期,国土面积已经增加到110836平方公里了,可见其努力程度。
军事上这个国家也同样让人刮目相看。弗雷德里希·威廉刚刚继位的时候,这个国家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勃兰登堡受到了瑞典人的蹂躏,克勒弗被西班牙人和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