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潘帕(二十六)

第三百三十六章 潘帕(二十六)(2 / 5)

连一天好觉也没有睡过,其第一件面临的大事就是关于如何运输东方移民的事情。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大事,一件非常复杂却又极端重要的大事。它考验的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生产能力、运输能力、武装能力,以及新一届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新一届政府诸位委员们提出了“大造船只”的口号,并且已经开始付诸实施。对于这一点,刘为民还是基本赞成的。随着远东地区逐渐打开局面,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移民聚集在黑水港乃至澳洲金山港、孤山港两个据点,以国内现有的紧张无比的运力来说,运输可能以千为单位的明国移民,那无异于天方夜谭。那么,立刻开工建造新的船只就成了必然选择。

因此,在终于忙完了手头上积累的一批事务后,今天(2月15日)一大早,刘为民就乘坐马车来到了位于东方港南城外的大鱼河海军造船厂,视察船厂里几艘船只的建造进度。除了船台内的那艘海军订造的“马岛”级护卫炮舰第五舰“石斑鱼”号外,另外两艘650吨级的笛型运输船是重点考察对象。老刘看得很仔细,爬上爬下的,这不,才视察了两个多小时,这老胳膊老腿的就有些吃不住劲了,需要坐下来休息休息。

说到这个如今东岸人已经装备了十一艘之多的笛型运输船,就不得不提及其诸多优点。比如:用料省、同等吨位载货效率高,当然最终的优点则是其所需要的水手数量极少——只需要18-20名水手就可以开动起这么一艘650吨级的中型船只。要知道,如今东岸人缺的就是水手,无论是远洋运输船,还是内河小火轮,还是海军两大舰队,都需要海量的水手来填满他们空缺无数的工作岗位。那么,既然有了这么一种成本低、运量大,偏偏还只需要极少数水手(10名东岸水手+10名马来奴隶水手)就能运行的船只,虽然其速度慢了点,但绝对是此时东岸人的第一选择。

当然,东岸人也没有放弃对大吨位飞剪船的研制与生产。由于移民行动迫在眉睫,大家也没有时间研制更大吨位的船

最新小说: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城南政北 战国之军师崛起 穿越战国成白起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南城亡事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探花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