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精锐,在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对付德意志、意大利诸侯联军,在达尔马提亚、阿尔巴尼亚和希腊近海对付威尼斯人——好吧,这一挑战线真是托了东岸人的福,不然少说也要牵制掉五万以上的人马。
几个战场加起来,法希尔·穆斯塔法大维齐给了个含糊的数字:20-25万奥斯曼帝国军队常年在和上述势力作战,而且一旦俄国人加入进来,保不齐需要扩军到30万人才能堪堪抵御,这简直就是要了老命了!
其实,若是在以往,奥斯曼帝国本不用调集这么多人马的。可谁让在维也纳城下时,最精锐、最能打的人马损失惨重呢?而且加尼沙里军团、斯帕西军队也有些不太听话了,地方军队更是因为军饷被严重拖欠而非常不满,暴动、哗变此起彼伏——当一支军队的士兵们需要足额领导薪水才愿意执行上级指挥官的命令时,他们还有多少心思打仗就可想而知了。
“帝国财政竟然不健康到了这种程度?”在与深悉内情的穆斯塔法大维齐长谈之后,高文刚也是震惊了:“许多财税重地陷入战火,即便没陷入战火的地区,也因为人力、物资、金钱的大量征发,使得经济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物资、粮食生产能力下降,贸易活跃度降到了可怕的最低水平,这经济的困难程度当真是前所未见。怪不得,怪不得了!”
其实,奥斯曼帝国在最近三十年中渐渐拼不过中欧、西欧国家,除了西方率先进行军事改革,将中世纪落后军队的成色一点一点剥离以外,难道就没有其他方面——比如财政——的因素吗?怎么可能!
事实上,比军事改革更先进行的,是西欧在经济领域进行的改革!资产阶级的日趋活跃带来了商品经济的极度发达,进而或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海外殖民、贸易活动带来的巨额利润,这些无疑都一步步充实了西欧、中欧各国的经济实力。
就拿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军队来说,同样的部队,奥斯曼人三十年前是什么样,现在差不多还是那个鸟样,除了一些精锐部队扔掉了老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