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度恢复使用;刺刀、鞍具的作用不多说了,属于消耗品,什么时候都不敢说多了;优质工兵铲、军用水壶也是不可或缺的,药品更不必待言,属于兵马未动就必须要准备好的东西。
因此,东岸人用船调来的这些物资,很的是帮了李元胤的大忙了。如果后续物资充足的话,当可以让他们的战力平添数成(当然这可能有些夸张),在战场上对李元皓的兵马取得优势,进而稳固住目前的地盘。
是的,你没有听错!南明惠国公李成栋缠绵病榻多日后,终于在去年(1683年)下半年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蹬腿归西了。而他死后,亲儿子李元皓立刻在一干人等的拥戴下继承了惠国公的爵位,而李元胤因为“疑惧”,甚至只在治丧仪式上出现了断断一天,然后便连夜赶回驻地潮州府,整军经武,一副准备大战的样子。
不过,最先挑起战争的倒不是李元胤,而是继承了惠国公爵位的李元皓。这厮到底是容不下那个便宜大哥,竟然连潮州府也不想给他,直接集兵三万,往潮州府攻了过去。
李元皓如此果决的行动,倒是让东岸人大大吃了一惊。彼时负责整个华南地区军务的汤墨羽少校,因为台湾岛上发生了一些对东岸人不利的事件而前去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罗尔进行面对面的交涉,故没能及时得到消息。
当他结束与荷兰人的交涉并返回广州湾时,二李的战争已经结束了第一轮:出人意料的是,气势汹汹纠集重兵杀过去的李元皓在惠州府作战不利,竟然丢了不少地盘,让李元胤的兵锋深入了惠州府。
不过李元皓到底是家大业大,掌控着广州、惠州、南雄、韶州四府的他很快就稳住了阵脚,然后依靠着核心的连州新军稳扎稳打。等到东岸人囤积好了大量物资、人员,并正式派遣使者到广州城向其提出严正警告的时候,这厮已经完全收复了惠州失地,然后反攻进了潮州府,形势占到了上风。
这个时候,东岸人也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了,一面派船给李元胤方面支援战争物资——几乎都是平价出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