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五十四章 中央谷地(七)

第五十四章 中央谷地(七)(2 / 6)

鱼河兵工厂石浦分厂、铁岭特钢、梅林铁路机械加工厂生产出来的,涉及到各种材质、尺寸和型制,加工精度也非常高,体现了东岸工业制造的最新水平。在此时欧洲还在使用脚踏式机床、水力机床生产铁质零件甚至木质零件的时候(只有英国开始尝试着使用蒸汽机驱动机床加工物体),东岸已经开始大范围普及蒸汽机床了,因为其具有振动小的特点,故加工精度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再加上东岸人这十几年在材料科学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很多新材料开始应用,比如机械加工上的锰钢刀头,就使得机床转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稳定性、机械加工精度成倍提高。更别说,东岸人还发明了刻线机这种国家重宝般的神器,使得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达到了可能(以往只能部分标准化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工业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精度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极大促进了机械设备在全国的铺开。

就像眼前这台7.5马力蒸汽机,其实和早期生产的也大不一样,这只和工业加工水平有关。打个比方,假如早期的这种蒸汽机只有30%的零部件能够互换,那么到了现在,可能就有百分之六七十能换了。而且即便不能互换的,二次手工加工一下,没准也能使用,这无疑是能极大降低维护成本的。

反观欧洲的机械设备,因为缺乏普遍通用的量具(没有刻线机,无法大规模复制生产),他们加工的零件通用性不是很强,因为他们仍然是在通过古老的五等分法、十等分法给原料划刻度加工,前后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用这种零件加工的机器,出现部件损坏的情况后,就必须得去原厂寻找零件,且寻来的零件也不一定能用,因为尺寸可能存在微小差异,必须二次加工。这样的成本,确实是很高的,除非在蒸汽机明确具备巨大优势的场合,不然使用起来成本就未必比骡马、水力低多少了。

所以,你便看到了,这么些年来,随着东岸出口的机械设备在欧陆各国使用的日渐增多,机械零部件的出口渐渐也成了一项规模不小的产业,并且增速呈越来越大之势。究

最新小说: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战国之军师崛起 探花 穿越战国成白起 南城亡事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城南政北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