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的人,按理说早就应该暴起怒斥了。不过他终究有些理智,因为东岸人在南非和新华夏岛的军力部署,给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极大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是脖子上的枷锁,和平年景还好,一旦交恶,那就是催命符。想想看,之前东岸人都悍然出兵拿下荷属南非殖民地了,东印度公司在寻求联合省政府支持未果后,竟然也生生咽下了这口气,没敢与东岸人撕破脸开战,只是一味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由此就可看出他们的色厉内荏了!
说穿了,东印度公司的本质还是一群商人罢了,商人自然会计算利益得失,开战未必能夺回开普敦,但却有很大可能让东印度贸易大受影响,这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所以一直隐忍至今,没有报复回去——好吧,或许说他们一点报复没有那也不是事实,他们还是加大了与清国的贸易力度、技术援助力度,同时断绝对宁波的粮食出口贸易(这看起来只是暂时的,因为没人会长时间跟钱过不去),最后还关闭了马六甲和加勒港,不允许东岸船只补给、维修和躲避风浪。
如今莫烈鳗跑来兴师问罪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荷兰人重新开放这两个港口给东岸移民船只(目前每年大概有7-8艘船只需要走这条航线)。不然的话,很多计划都被大乱了,包括新华夏、义成等地的移民补充也将会减少,这是东岸人所无法接受的。
“莫将军,你的意思是开放上述两个港口是谈判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无法继续下去?”伯特在沉默了一小会后,问道。
“可以这么说。”莫烈鳗直言不讳地答倒。
“以我四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来看,凡是具有国际性质的谈判,总是由一方提议、另一方答复,而单纯地接受一方的提议作为谈判的唯一基础是不寻常的,也是不合理的。”这个时候,巴尔萨泽·伯特也有了些火气,对莫烈鳗的咄咄逼人有些恼火,因此语气也带了一丝嘲讽的意味,只听他继续说道:“我们当然尊重之前和贵国达成的约定,允许贵国船只途径马六甲和加勒两地进行补给、维修和贸易,但考虑到外来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