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力量最强的干部学校,远远超过魏博秋建立的黑水交通学院)培养的大量基层干部,进一步强化了统治,使得政府的意志突破了皇权不下县的极限,达到了乡镇一级。
不然的话,你以为东岸政府怎么能够轻易动员起如此之多的百姓来干徭役,要知道“兴大役”在古代历来是非常敏感的事情,一个操作不好就可能引发造反起义之类的事情。但东岸人现在真的不用太过担心这些,三十年来分散安置到地方上的退伍军人和大量干部,起到了中坚作用,有任何苗头,都能以较快的速度汇报上来,然后加以处置,最大程度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也许在这批干部和退伍军人故去或堕落之后,政府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度会有所减弱,但在新秩序建立不过三十年的当下,这套体系运转还是可以的,在国防和建设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其实对比下如今同样有大型基建的山东西四府就知道了。青州、济南、东昌、兖州四府在地震中损失严重,道路、河堤、水库毁坏殆尽,清廷地方官也不是吃屎的,自然在申请朝廷蠲免钱粮之余,开始组织当地人力恢复基建。这个过程与东岸一比,当真是天差地别,首先体现在劳动工具的不足,不但数量不足,质量也很差劲,很多人不得不使用木质工具干活,效率可想而知;其次体现在食品供应的匮乏,东岸人在送走了大批移民之后,粮荒有所缓解,但登莱方面仍然从南洋进口大量稻谷,就是为了保证接下来的大型基建项目不受影响,更别提还有济州岛和黑水地区送来的大量肉食品了,营养供给还是相当不错的,这在古代大型劳役中非常少见。
最后,还是要说到地方基层上来。东岸人在一片白地的登州地区,恢复了生产秩序,迁移了大量人口,重新分配了土地,一切规章制度都按本土的来(比如每人30亩地不得买卖等),从无到有建立起了新的一套体系。如今才过三十年,政府杀出来的威望仍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宗族关系还没形成,地主没有生存的土壤(被政策限制了),商人还处在资本积累的阶段,因此基本上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