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边上,可谓是背靠大山、面朝河水,易守难攻。当然这种易守难攻对于有水上优势的东岸人来说不奏效,因为黑龙江此时就是他们的坦途,是敌人无法破坏的后勤线,只要黑龙江还在,那么东岸人的后勤就永远都是充足的,这一优势非常巨大。
“最后一批火药和炮弹也到了!等了这么久了,再等下去也没意思了,亦恐动摇了军心,还是尽早出发吧。”看完了县城外的大片麦田和菜田,刘建国心神为之一震,自言自语道:“俄罗斯人那边,想是去年就做好准备了吧?结果让他们白白多等了一年,嘿嘿,真是不好意思呢……”
从近郊的农业村庄视察完毕后,刘建国就回到了结雅县城内,然后第一时间发号施令,点了总计四千人马(只留了少许镇守结雅县城),带走了囤积在结雅县的大部分物资,走陆路直朝阿尔巴津城堡杀去,而这个时候已经是1674年6月15日了。
6月30日,在大队人马离开后的第十五天,由四艘内河浅水炮艇领衔的运输船队,也悄然离开了海兰泡,满载比之前陆军随身携带的要多得多物资,朝黑龙江上游一带驶去。它们的航速极快,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抵达了俄罗斯人的阿尔巴津城堡外围。
俄罗斯人当然没有海防重炮,因此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嚣张的东岸炮艇在河面上开来开去,时不时地还凑近阿穆尔河北岸,用一侧的数门中小口径火炮朝岸上进行轰击,还真打死打伤了十几个倒霉的俄军士兵,让敌人的士气为之一挫。
担任关键的阿尔巴津城堡守备官的阿历克谢·托尔布津对此气氛异常,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拿那些东岸人的战舰(这种小炮艇,对俄罗斯人来说已经是不得了的大船了)没办法,因此只能嘱咐手下们不要去管他,安心固守,斯捷潘诺夫带着两千名哥萨克步骑在外游荡着呢,随时可以给东岸人致命一击。
7月8日,就在俄罗斯人对江面上的东岸炮艇已经习以为常之时,近四千名东岸步骑也在刘建国的率领下,从陆路艰难跋涉到了阿尔巴津城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