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地区,就被分到了六千名移民的份额。如果再算上他们广告打得给力,从南方纷至沓来的二代国民以及转正的非国民的话,这人数怕不是得有一万多人,几乎够新增一个县来安置他们了。
而事实上也差不多,北宁地区目前就新增了不少定居点,分别是位于后世博图卡图小城附近的楼亭乡、位于后世阿瓦雷小城附近的板城乡、位于后世塔夸里图巴小城附近的五公乡、位于后世伊塔佩瓦小城附近的孔山乡、位于后世伊塔拉雷小城附近的方城乡、位于后世里奥克拉鲁小城附近的天福乡、位于后世雅乌小城附近的密云乡、位于后世阿拉拉夸拉小镇附近的怀来乡、位于后世包鲁小城附近的居庸乡、位于后世欧里纽斯小城附近的延庆乡,一共十个定居点,差不多每个定居点安置个千把人的样子。
受限于北宁地区极端困难的对外交通条件影响,上述新设定居点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尤其是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地处高原上的北宁地区可一点也不暖和,再加上潮湿天气的影响,这个冬天让人过得有些刺骨寒冷之意。
已经扶正为容城县县长的刘厚非前往西边其代管的诸多新设定居点时,见到的便是这么一副景象:老人孩子在棚舍茅屋中挤做一团,一边擦鼻涕一边做着力所能及的活计,比如搓绳、编筐、箍桶等等,毕竟北宁物资匮乏,一切最好自力更生;大人要么在外面砍柴伐木,要么就是在给贷款买来的牲畜增添保暖设施,说难听点,这些牲畜在他们眼里,也许比家里小孩更重要呢。
总之,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若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几乎是没人愿意出门瞎晃悠的,除非是“官府”安排下来的任务,比如趁冬季枯水期上河等等——这几乎是每年冬季的常例了,东岸政府极端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每年冬天都会大规模征发民众上河劳动,疏浚河道、开挖沟渠、修建水库、建设船闸等等,几十年坚持下来,倒也成果斐然。不然的话,你以为国内交通运输事业能有现在这般红火?粮食收成又有现在这样多么?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