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蒙塔古爵士深有同感,并且也来了兴致,只见他拿起一支羽毛笔,在信纸上写起了自己的评论:“贸易从未得到我国政府大臣们的深切关注,也未得到我国贵族和上等人士的充分研究,很多贵族和上等人士对于贸易的一般概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经常受到特殊商人群体或利益集团的游说,制定出严重有害于一般贸易活动的法律。”
蒙塔古爵士写下这些内容是其来有自的,因为这几年间,随着英格兰国内政局斗争的加剧,曾经跪舔过克伦威尔且目前盈利还算丰厚的东印度公司可就倒了大霉了,国会一帮阔佬议员们纷纷对其进行攻讦,指责其祸害了英格兰,对此蒙塔古爵士也很是无语。
其实,这些攻讦东印度公司的议员里面,动机还是挺复杂的。既有因为东印度贸易而利益受损的商人,比如棉纺织和丝织业(从意大利或法国进口生丝)的商人;也有一些眼红东印度公司巨额利润的动机不纯的家伙,这些人拼了命地想挤进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因此一面在国会里公开发难,一面与东印度公司的现有股东私下里讨价还价,这几年增资扩股进入公司董事会的很多人都在此列;最后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就真的是糊涂蛋了,他们多是英格兰国内的工场主、贸易商人或靠地租获取收入的有钱人,因为不懂国际贸易给英格兰带来的好处——至少蒙塔古爵士是这样看待他们的——所以跟在别人后面瞎起哄,并不是真的多么对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看不顺眼。
至于说蒙塔古爵士写到的“严重有害于贸易的法律”,指的是国会里一帮东印度公司的敌人正在努力推动的禁止英格兰人穿着东印度和波斯的丝织品、锦缎、绢绸的法案。那些“可笑愚昧的人”(查尔斯爵士语)觉得英格兰从东印度获得的不是具有实用的物品,而是享乐的活不经用的商品,但运到东印度的却是金银,它们都在那里埋藏起来,从不返回。
蒙塔古爵士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因为其有那么一丝道理。但他同时觉得,过去二百年间,欧洲得自美洲的金银、得自非洲的金粉及欧洲银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