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也是份收入。
几艘隶属于东非运输公司的650吨级笛型运输船很快就下锚在潞安乡外海,然后开始用小船不断往岸上驳运人员和物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潞安乡虽然已经设立有些时日了,但缺乏资金、技术和人力的该港口,基础设施就是一团糟,甚至至今都无力对潞安河(即在此入海的马南帕特拉纳河)入海口附近阻碍大船进出的沙嘴进行清理,以至于大船只能在近海深水处下锚碇泊,然后用小船来往运输,效率较低。
南次郎当然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潞安乡糟糕的基础设施,不过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了,海外殖民地嘛,基础设施有多差都不令人惊讶,虽然新华夏岛素有富庶之名。凌乱邋遢的岸上建筑,糟糕至极的码头设施,淤塞水浅的进出港湾,未来都需要花力气进行整治、进行改造,不然的话如何能够显示出我南某人的手段?
至于说整治这些项目所需的劳动力、资金和建筑材料,这个嘛,一来可能需要全地区投资者们派捐(派捐从来都是商人们最深恶痛绝的事情,但却始终无法摆脱……),二来也需要上级支持,当然更需要自己的努力——说白了,就是向内陆地区搜剿土人,将其纳入非国民劳务工的行列,为泽潞地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思路,也确确实实是南次郎这种丘八出身的官员们正常的脑回路,他们办事直接、不喜绕弯子,对土人动辄喊打喊杀,很是让文官政府为之头疼。不过很多时候也确实需要他们的这种“搅屎棍”精神去狠狠地搅和一下,尤其是在一些新开辟的地区尚未打开局面的时候,一段时间的军管未必不是好事。
“南司令,贵部人员和物资已经开始转运了。”与南次郎一同乘坐一艘小艇来到岸上的运输船船长用略带讨好的语气说道:“枪支弹药、药品器械、机器零件、雨布蚊帐、食品酒类,只要在单子上的,都错不了,足够贵部在附近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了。哦,对了,那些小船也将留在潞安港,用做贵部出征时的交通工具。嗯,听说潞安港一带也逮了一些土人造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