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海岸分为粉沙淤泥质岸、沙质岸和基岩岸三种类型。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和辽东湾北岸等沿岸为粉沙淤泥质海岸,滦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属沙砾质岸,山东半岛北岸和辽东半岛西岸主要为基岩海岸。
渤海基本上为陆地所环抱,仅东部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沉积物以淤泥和粉沙淤泥为主。渤海周围有三个主要海湾:北面的辽东湾,西面的渤海湾、南面的莱州湾。由于辽河,滦河,海河,黄河等带来大量泥沙,海底平坦,饵料丰富,是中国大型海洋水产养殖基地。盛产对虾,黄鱼。
沿岸盐田较多,以西岸的长芦盐场最著名。主要岛屿有庙岛群岛,长兴岛、西中岛,菊花岛等。2007年在渤海海底发现丰富的石油,已大规模开采。明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秉钺来渤海,三载始一逢。”
渤海与黄海分界有多种说法,常见的是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蓬莱头间的连线为分界,这种意义下,渤海的面积为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总容量不过1730立方千米。渤海沿岸水浅,特别是河流注入地方仅几米深;而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勘察资料,渤海在地质上是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具有与华北地台相同的地台型结构。可分为基底和盖层两部分:
据重、磁力测量资料及邻区地质资料得知,
渤海以郯庐断裂带的渤海延伸段-营潍断裂带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断裂带以东包括胶辽地区为重力场高值区,磁力以负磁场为背景,说明渤海东部的基底与胶辽相似,以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组成。断裂带以西的西半部为渤海的主体部分,重力呈现低值区,磁力呈现正磁场背景。这种重力低磁力高的背景,与北部的燕山地区和南部的鲁西地区的重磁场特征相近。因而推断渤海西部基底与燕山和鲁西出露的太古界和元古界结晶变质基底相同,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深、混合岩化普遍的混合岩,片麻岩,变粒岩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