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盐、粮食、金属、水泥、木材和煤;东南岸8个泊位,用于集装箱和散杂货。年该港区装卸1210万吨,包括石油490万吨、散货220万吨、木材210万吨、粮食130万吨、杂货150万吨。市内有船舶修造、鱼类加工及罐头厂等。从1950年到1991年邻近的海参崴被作为军事基地封锁后,纳霍德卡成为苏联远东最主要的民用深水港。
1859年一艘俄罗斯战舰“亚美利加”在避风暴时偶然发现了纳霍德卡湾,纳霍德卡在俄语中是“发现”的意思。1950年前纳霍德卡是一个小渔村,但苏联决定禁止外国船只驶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大型军港海参崴后,纳霍德卡迅速成为苏联远东最主要的、唯一对外开放的民用深水港。日本战俘被强迫建造港口工人的住房。1970和1980年代是纳霍德卡的黄金时期,它是苏联在远东的民用港口。它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客运终端港口。纳霍德卡的经济主要靠其港口和与港口有关的设施比如渔业。1991年海参崴重新开放后纳霍德卡的经济受到打击。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使卢布贬值再次使当地工业受到打击。近来经济有所恢复。纳霍德卡被设立为自由经济区,莫斯科和海参崴(作为当地行政中心)似乎都有意继续开放纳霍德卡来吸收外资。泰纳线被视为俄罗斯的战略资产,莫斯科通过该线路不仅可以将原油出口到日本,还可以输出到韩国、印尼、澳大利亚以及美国西海岸,这是俄罗斯未来极重要的设施。
苏维埃港(СоветскаяГавань)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港市,海军基地。位于鞑靼海峡苏维埃湾东岸,北纬48057‘,东经140016‘。北距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513千米,西北距共青城606千米,东与萨哈林岛(库页岛)隔海相望。
扼鄂霍次克海与日本海之通道,地理位置重要。1945年通共青城的铁路修通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远东地区重要的海陆联运站。为贝阿铁路东端出海口。有造船、木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