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江户幕府松前藩藩主松前公广派家臣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此后又于1650年、1689年、1700年先后派家臣巡视该岛。
1644年,松前藩提出为日本全国国土绘制地图,是为《正保御国绘图》。本图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领土。
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并开始与当地爱努族居民进行贸易。
1689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当中规定: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中国方面的认知是将库页岛包括在内。库页岛在法理上归属中国,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极度昏庸,导致库页岛实际上被俄国远征军所控制。
1709年,康熙皇帝派遣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耶稣会士得知有一大岛,翌年第二支由满族人组成的测量队成功地横渡鞑靼海峡到达了库页岛。
1738年至1739年,俄国人什潘别尔克中尉在寻找日本航线期间,从虾夷人那里得到知库页岛的存在。
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使沙俄认识到库页岛在远东地区的战略价值。
1783年至1787年,法国航海家拉彼鲁兹在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勘察期间,发现了宗谷海峡。
1785年,江户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铁五郎等5人及随从人员分两路勘察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得出结论:“库页岛的北部是隶属于中国清朝的”,“均属满洲统辖之夷区”。
1789年,沙俄侵略者大肆屠杀岛上的赫哲族居民,并将他们驱逐回大陆,并在母子泊地方修筑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彻底占领库页岛。
1858年和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自此库页岛在法理上和实际上。都已经彻底脱离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