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县长韩纲汇报着工作进度。他刚刚提到的平安县的纺织工人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岸第一搂金机器:平安织造厂。这家厂其实早就筹划着搬迁事宜了,因为他们身处最北边的平安县,当初出于安全的因素将工厂设在那里,但如今时过境迁,似已无必要再将厂子设在这等偏远的地方。因为这会平白无故地占用运力。因此本着这种思想,在由纺织工业总局报经政务院批准后,该厂在最近一年内正式开启了搬迁事宜。
当然了,搬迁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了,这是一个逐步和缓慢的过程,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完成,总计花费十个月以上的时间。而他们搬迁的目的地自然就是罗洽港了,这里有东岸全国唯一的大宗货物交易中心,是棉花的最大进口港,同时在港区内还设有一家轧棉厂用来加工籽棉。是为平安织造厂的上游企业。
而在下游,同样有针织花边、印染等近些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企业,同时最近一年内该地也吸聚了一些由私人投资的小作坊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平安织造厂成品车间的某些生产线故意错开(主要生产机织袜、围巾、毛巾等),以免造成惨烈的竞争。而在这些小作坊企业靠过来后,罗洽镇的“纺织路”可就真的名副其实了,现在这条路上坐落着的十几家大小企业囊括了上下游,能生产包括白棉布、印花布、染色布、牛仔布、绢纺绸、丝绸、呢绒等多种基础布料,同时也能利用这些布料再加工出小到诸如袜子、围巾、毛巾、披风、罩袍等小件,大到被面、窗帘、裹尸布等大件之类的形形色色的纺织品。且其中绝大部分实现了机器生产,人均效率远超欧洲。
平安织造厂搬迁到罗洽港后,也将改名为国营第一织造厂,使用的机器也将是经过改良后的新机器。效率比起以往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当然更重要的是机器的可靠性也大幅度提高。该厂在本月底将有最后一批工人和家属搬迁过来,在熟悉机器后,明年(1654年)1月份开始该厂就能满负荷生产,继续坐稳东岸国内棉纺业头号托拉斯企业的宝座。
至于说东岸国内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