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九十章 长江之役 三

第一百九十章 长江之役 三(2 / 5)

流动大减,却也让北京的满清朝廷难受不少。

至少,他们给这满朝文武、勋贵和铁杆庄稼们发饷的银子很多要仰赖于南方吧?再者,如今西北的回回和蒙古人也不太平哪,东北老家那里听说也闹黄衣贼。这用起兵来粮米菜蔬固然可以从北方就地筹集——其时北方旱情已缓解近十年,人口数量和社会秩序也得到了极大的恢复,筹集个二三十万人马的军粮补给不在话下——可问题是打仗不光要有粮草,也得发饷啊!

现在可不是刚入关那会的国朝初年了。在那会子,满洲大兵入关,降者如云。这无论是投降的官员还是收编的数十万大军,说难听点,待遇要求很低。只要不胡乱杀人,且给口饭吃就成。可现在“我大清”已正式建立了体制,皇帝、年号、官制、军制都有了,连科举都开了七八年了,这一正式坐天下,可不就得按规矩来么?按规矩来的第一步是什么,当然是给官员、兵将发钱粮啊,没他们你怎么稳住这天下的局面?

可要发饷、要维持朝廷运转,光靠北方那些税收恐怕是不够的,毕竟如今清廷治下绿营、汉军、满蒙八旗及部分地方戍守部队林林总总加起来yankuai十万呢。各级官吏也是一大堆,安抚蒙古诸部、养铁杆庄稼也要花钱,这每年的支出可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或许有人会说,如今大部分绿营在南方,可以让当地官府给他们就地发饷,可问题是如果军饷军粮都由地方供给了,这恩不出于上,那北京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

军队就食于地方、军饷由地方筹集、军械由地方供给,这只能作为非常时期的应急手段,可不能常态化。否则时间一久军队必然不听使唤,地方政府也可能会与中央离心,起了割据之意,这可不是中央朝廷愿意看到的。

如今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江南省)的财赋占到了全国的三成。更别提当地自明末起就大量生产棉布、丝绸、茶叶等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了,如果江南的粮食、布匹、银子没法顺利通过大运河运到北方,那么时间一久的话对“我大清”多多少少也是个不小的

最新小说: 探花 战国之军师崛起 城南政北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穿越战国成白起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南城亡事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