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这样一来,经磨碎机进入此室的炉料就被前一批炉料煅烧时所产生的余热给干燥了,大大节省了燃料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生产方式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人员们从砖瓦轮窑的设计原理上得到的灵感,他们从1640年就开始不断申请经费做试验、排除各种技术难点,其中单单是为了找到耐高温的内衬就花了好长时间。幸而,他们最终于前年解决了大部分技术难点,并获得建筑材料公司的验收,正式进入了推广阶段——建筑材料公司给这种新技术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隧道式水泥窑,此水泥窑的专利技术由投资方建筑材料公司和研究方自然科学研究院共享。
建筑材料公司曾经对用这种新技术生产出来的水泥进行了测试,经筛网(测试水泥粉末研磨程度)和强度两道测试,发现此种新式水泥全面超越了东岸以前生产的老式水泥。尤其是他们做了一定的水泥拉力测试,新式水泥放置七天的样本强度为162千克,超过了150千克的最低验收标准,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这种新式水泥的横空出世,对于如今正在四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东岸共和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因为这意味着很多设施的牢固程度大大增强了,同时成本却稳中有降,这如何能不让人欣喜呢?
第一批享受到新式水泥成果的正是大兴港周边的几个新建定居点——同时也是本年度最后一批新定居点,居民几乎全部都来自山东、江北两地——分别是位于后世查皮奎小村附近的益都乡、位于劳雷莱斯小村附近的富安乡、位于孔斯蒂图西翁小镇附近的掘港乡。
这三个新建定居点每地人口不过一两千人,目前才刚刚完成前期的土地整理工作,地上的灌木、杂草也才刚刚烧过一遍。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这些看似肥沃的土地下面仍然埋藏着大量的树根和草籽,等到开春以后,它们就会与定居者们种下的麦种展开激烈竞争,这势必会使得这些第一年的“生地”的产量低得一个可怜的地步——或许每亩只有几十斤,其中还有大量的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