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的黑水地区也实在无力发展民生,因此急需一个能够提供大量消费品的生产基地。特别是丝绸、棉布、食盐、糖、谷物甚至南方水果之类的消费品,这些年来的需求一直相当旺盛,如果宁波地区能够承担起这个生产任务的话,那么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当然这种事情本土不一定会乐意见到,因此还需要与本土反复进行沟通。魏博秋虽然对远东局势的走向有一番不可告人的谋划,但他也不敢公然在宁波设厂生产棉布这种与本土竞争性极大的商品——这一关邵树德那里首先就过不去——搞搞缫丝厂倒是可以的,丝绸织布作坊就很危险了,多半批不下来。不过即便如此,宁波这边依然能做很多事情了,与北边的黑水经济完全是互补状态,互惠互利。
而正当魏博秋思考着宁波府棉花、生丝诸产业的时候,门外又是一名军夫头头跑了进来,满脸喜色地向他报告:鄞江上游又发了两船生丝、一船布帛和一船茶叶瓷器什么的杂货。这个时候,随着下面人的报告,“茶叶”两个字又使得魏博秋的思绪发散了开来。
可不是么,宁波府不但产丝麻棉花,也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啊!四明山脉和天台山脉在此交汇,众多的丘陵以及适宜的气候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后世的宁波市藉此年产茶叶两万吨,规模可谓惊人。而在此时的整个宁波府范围内,被山地和丘陵包围的奉化县又是茶叶的主要产地,白岩山茶、雪窦曲豪(宋朝时是贡品)、安岩僧茶等历史名茶就发源于此。即便是在战乱不休的明末清初,此时茶叶的生产规模也并未减少太多,只要有合适的销路,这里的制茶产业很快又能恢复起来。
除了宁波府之外,与之紧邻的绍兴府余姚县是历史名茶“瀑布仙茗”的产地,台州府宁海县的“望海茶”也是后世名茶之一。尤其是这个宁海县,三面环山、一面朝海,仅与奉化县之间有数条山间谷道连通,但其茶产量无论是此时还是后世,都要超过奉化县一头。而在宁海县隔壁,宁波府在此还有两块飞地,分别是象山县和昌国卫,这两地也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