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行政单位。在一口气新建了三个县后,执委会的步伐终于停了下来。今年新来的人口也多充实到乌江地区和西北铁路沿线去了,此外执委会也只在鸭子湖流域寥寥几个地方新建了一些孤立的定居点。
在执委会重点开发的西北铁路沿线,作为国内第二个重工业基地,拥有第一重型机械厂、铁岭特钢厂、西部锻压厂、铁岭矿务局(新成立,掌管铁岭地区的煤矿、铁矿、锰矿和金矿的开采)等单位的铁岭堡及其附近区域自然是重点了。
在后世的乌拉圭内陆大城市塔夸伦博的原址上。东岸人兴建了一个砖木混合结构堡垒,并将其命名为林西堡(意为位于森林以西);在林西堡东南十多公里、林西河(塔夸伦博河)与林东河(特雷斯-克鲁塞斯河)交汇处,新设立了一个定居点马家湾堡,因西北垦殖局主席马甲在这个风景优美的河湾处购地兴建了一个私家别墅而得名;在铁岭堡正南方,金水河(库尼亚皮鲁河,因河砂中发现砂金而得名)与林西河交汇处,亦新设了一个定居点金水堡;而在后世乌拉圭的安西纳小镇附近,东岸人还设立了一个新定居点稻叶堡。因此地气候、土壤以及灌溉条件均适合种植水稻而得名。
在以上四个新定居点中,除林西堡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以外,其他三个定居点均还只存在于设计图纸上。目前仅有少数打前站的建筑队和移民通过铁路抵达了此地。他们一边在这里伐木建屋,一边等待着铁岭堡那边的砖瓦轮窑、石灰窑、水泥窑什么的往这里运输建筑材料,以便展开定居点的建设工作。
毫无疑问,这几个定居点的建设与铁岭堡的发展脱不开关系。作为西北内陆地区隐隐跃居第一的工业城镇,铁岭堡目前人口众多(超过五千人),企业也很多——除几家大型骨干企业外。还新设了东岸建筑材料公司铁岭分公司,下辖砖瓦轮窑、石灰窑和水泥窑各一座。由此也可以看出。新设立的另外三个定居点基本上都是为铁岭打下手的,尤其是农业条件非常好的马家湾堡、金水堡和稻叶堡。好好拾掇一下之后将来必是附近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