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人仔细梳过一边的地方府县粮库,一边等待后续大军平定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方匪乱,然后再赶来与他们汇合。
整个七月双方就是在这种整体对峙、局部小规模厮杀不断的情况下过去了,在进入八月后,东岸军队已经在茅德胜的指挥下重新在潍县、安丘、高密一线稳住了防线。此时不堪战的所谓“义军”已被赶回了登州整训,大量物资、牲畜和百姓也在他们的护送下先期返回了登州。成功瘦身的东岸军队在得到一次补给后,战力先不谈,士气却是不减反增,基本上可以在核心部队的带领下与清军比划比划了——当然,仅限于绿营。和八旗比,他们的战斗力仍然不够看,仍然需要南非重步兵和东岸正规军上阵。不过他们的数量有限,清军八旗若是愿意不计伤亡与他们死磕的话,这支东岸军队怕还是顶不住。
只不过若八旗兵愿意死伤个几千人来强攻东岸精锐6军,那他妈的还是野猪皮么?下这个命令的指挥官还特么的能活么?如今又不是刚起家那会需要大伙儿拿命去搏,如今大家一个个有家有业有包衣的,还打个屁啊!软柿子咱可以捏一捏,要死很多人的硬仗别指望咱来。
眼前的黄衣贼这支军队就相当邪门,尤其是那些拿着火铳、大炮的家伙,看样子打仗颇有章法;还有那些黑藩鬼奴兵也是,一个个沉默寡言也不说话,但几十斤重的铁甲往身上一套,一丈多长的铁矛一举,那气势就不一般了。以前辽国的契丹人对北宋禁军有“成列不战”的传统,满蒙八旗如今对黑藩鬼奴兵和东岸正规6军(一般称之为“真黄衣贼”,每个级悬赏二十两银子)也有成列不战的不成文规矩,毕竟那样死伤太大只会损了己方士气。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山东的东岸、满清双方都进入了调整期。尤其是东岸人,在成功调动了一番清军,并虏获了大量人员、物资、钱粮后,同时还在山东持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收获还是蛮大的。
不过中间的山东战局停了,在南方的江西和北边的宁古塔一带,战斗却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时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