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这个燃料的价格已经非常之低了,不过生意人嘛,总是要追求最高利润的,省点燃料钱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话说如今煤炭这种燃料,真的是越来越深入东岸国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了。这从平安县煤河乡日益火爆的煤炭交易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当地乡政府在煤河沿岸修建出了一个巨大的煤炭码头,专门用作煤炭堆放、运输乃至交易。
大量的煤炭经纪人在其间活跃着,他们组成了一个个正式的、非正式的公司,他们不从事煤炭业的开采和挖掘,而是从平安矿务局手里包购煤炭,然后自己组织人手和船只将煤炭运输到指定地点去销售。而随着国家对工商业的逐步放开,一部分不愿意投资实业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煤炭销售行业,经过一番血腥的洗牌后,目前这里已经形成了三大贸易公司联手垄断煤炭贸易的格局。
这些公司每一家身后都有穿越众投资者的身影,比如以牛肉贸易起家的白斯文,此君就拉着东岸政坛上法律系的一帮人(如姜南齐等)联合投资,然后垄断了相当一部分平安煤矿出产的煤炭。他们将整船买下的煤炭运到附近“人烟稠密”的大城市,如平安县,然后交由当地的批发商分头销售。
批发商们一般都在城市里设有专门的商店,他们将煤炭买回去后进一步敲碎——这有利于销售,然后分别装进5千克、10千克和20千克规格的麻袋中,并依照其中煤炭的品相以不同档次的价格出售。购买这些煤炭的有小商人、小餐馆主、小企业主等等,销量还是相当不错的,利润也较为客观。
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普通居民们购买煤炭回去做饭或取暖,因为如今国内的蜂窝煤产量还相当有限,很多人等不及之下就只能购买价格略微昂贵一些的煤炭了。幸好一吨也才不到一元钱(终端零售价格),够自己烧很久了,因此还算消费得起。总而言之,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市场推广,在如今的东岸共和国,煤炭毫无疑问已经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大众消费品。白斯文等人看中并插手这种商品的贸易,不是无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