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匠、编织匠人等。
他们有的是主动移民来东岸的,但绝大部分还是东岸人在旧大陆通过各种手段招募来的,在连鱼钩都要从外界进口的东岸,通过搜罗一些手工艺人到东岸来制造各种日用品甚至工农业用品。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毕竟,从旧大陆搜罗一些零碎日用品不仅昂贵,而且费时费力,非常麻烦。这些东西限于用量或缺乏专门人才,东岸往往没法自己出产,因此从欧洲大量输入手工业者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码头上除了姜南齐乘坐的这艘船外。还有两艘内河运输公司淘汰的35吨级明轮船。这两艘船似乎是被私人买去了,只见船舷上用石灰水刷着“顺风运输公司”六个大字。关于这家公司的来历,姜南齐还是很清楚的,其主要股东还是镇海造船厂的那几个穿越众领导。当初他们筹资开办这家运输公司可是在国内引起了很大一番风波,最后在同意东岸公司入股30%后才勉强得到了大家的默许。
这家公司开办后,通过收购一些内河运输公司淘汰的明轮旧船,并高价挖国营企业墙脚(水手和船长)。开始在国内做起了航运业务。而得益于国内越来越庞大的运输需求,这家公司的利润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两艘小吨位明轮船都是该公司旗下汽船,此刻正停泊在码头上,码头工人们扛着一袋袋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放入船舱。
而在码头边的空地上,朱衡、利群二人正带着两名英格兰非法移民在一袋袋检查着收购来的玉米。他们检查得非常仔细,也非常认真,毕竟是自己的生意嘛,能不上心么?每检查完一批。朱衡便从手里抽出几张银行承兑汇票,然后交到售粮的农民手里。农民拿到这些“破纸片”后,根本不会持有多久,他们和那些欧洲人一样,也极端不信任这些承兑汇票,因此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带着这些汇票跑到乡政府那里,要求购买肉牛。
胜捷堡的官员们从未想到。这么快便有人一下子搞了这么多银行承兑汇票(四千多元),到他们这个穷乡僻壤的新辟之地来购买东西,这简直匪夷所思。那个叫朱衡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