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骑兵们也不例外,他们经常需要牵着马穿过一些沼泽区,人、马都疲累得很。要不是打前站的骑兵第1连的兄弟们发回了准确的信息,常开胜甚至都怀疑这片充满蛮荒气息的土地上到底存不存在西班牙人的城镇。
果然巴拉圭地区和后世的阿根廷地区在此时就是两个世界啊!巴拉圭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经济较为发达,而阿根廷就完全是一片苦哈哈的穷地方了。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圣菲的这数百公里行程中,东岸人竟然只碰到了寥寥几个耶稣会的传教区。这些传教区内的白人农民非常少,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人,他们雇佣了一些高乔人。同时还奴役着大量印第安人,在当地种地、放牧,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这么稀少的人口以及蛮荒的土地让来自东岸的士兵们大开眼界。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国土已经是地广人稀了,没想到邻近的拉普拉塔更是地广人稀到了极点。要知道,最近十来年西班牙人因为直面东岸的威胁已经往拉普拉塔地区大力移民开发了。就这样才让该地区稍微有了些人气。要是没有十多年如一日的连续移民,可想而知此番东岸人也许在路上根本就连这几个传教区都不会碰到。
对于这些可能会威胁东岸人后路的西班牙村庄,常开胜对他们可就没什么好脸色了,该征的粮食、牲畜一样不少,同时所有武器也都收缴了起来。至于那些克兰迪印第安奴隶嘛,自然是一概释放。看到那些被释放的印第安人先是错愕万分、继而感激莫名的神情,大为满足的常开胜决定送他们一些武器“防身”。嗯。都是些收缴自西班牙人的刺剑、长矛、火绳枪什么的,但愿东岸大军离开后这些西班牙农民和高乔人能过得愉快。
10月12日,当在泥水、沼泽、草地中跋涉了两天后,东岸军队终于远远看到了一座矗立在巴拉那河右岸的港口城市。毫无疑问,那就是圣菲了——亚松森城贸易的外埠港口。一切从西部殖民地运过来的商品都会在圣菲港聚集,然后或者北上与巴拉圭地区进行贸易。又或者与从巴拉圭地区出口的货物一起通过水路运输至布宜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