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坐镇,他誓死地抵抗着张必武。
张必武想要向前进一步也难,退嘛又不行,最起码都要让人们知道他是在响应着江南的形势。
而此时,江南的形势已然不利!尤其是江阴城遭受到了清军二十四万的围击,其中有阿巴泰的二子博洛、敬谨亲王尼堪、恭顺王孔有德,携二百多门红夷大炮以围城不断地轰击。
江阴城内有百姓是城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七万五千余人,共计十七万人。满清调集了强大的兵力以**,就是想要告诉江南的百姓,凡是胆敢抵抗满清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如同嘉定一样,一场大**就要来临了!毕竟江阴在坚守了许久之后,已到了穷途末路。
可惜了,郑成功、张煌言等虽然是想要北上,可惜他们的兵力有限,又受到了清军的钳制,想北上也处处有障碍,无法冲破。注定无法避免一场悲剧……
江阴反抗清朝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江阴百姓原本已经投降了清朝,可是因为剃发易服令的发行,原明朝的进士方亨来到县以上任,当他来的时候,穿着的还是纱帽蓝袍,没有改换明朝的服饰。故人们都以为是明朝派来的官,哪个知道是清朝的。
常州太守宗灏派满兵四人到达江阴,以三天内剃发易服。在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剃头匠在手持利器的清兵带领下,挑着担子巡行在城镇乡村,担子上挂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粉牌,见一个捉一个,强行头部四周剃发,留金钱鼠尾辫。
北州乡老名士等联名上书要留发,可是却遭受到了方亨的责备和大骂。为此,众人喧哗道:“你是明朝的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却来做清朝的县令,羞也不羞,丑也不丑”
一番话说得方亨是无言以对。一个叫做许用的诸生也慷慨陈词:“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当方亨命书吏抄剃发易服令的布告时,书吏把笔扔到地上,愤慨地说:“就死也罢!”
方亨这个小人,一心只想让他的红顶子变得更红,所以他还是要严格地执行剃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