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少岁月也挥之不去,这大概就是诗的魅力,也是人的宿命。
黄昏里,凉风起,叹不断,真无计此,唯有谈诗矣。
“灵感源于朦胧处,思想来自叹息时。不妨大家谈谈词说说诗,为这即将离去的黄昏送别如何?”陆放翁说。
大家表示同意,秦牡丹毛遂自荐。
“小女子,才疏学浅,愿献丑。从古自今,才子佳人无数,皆各具特色,唯易安居士我钦佩不已。此时,她已年近古稀,不知沦落何方?而她的《声声慢》却让我记忆犹新。声声慢众人皆知,格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她以“觅”“戚”“息”“急”“识”“摘”“黑”“滴”“得”为韵脚,可“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地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品通过残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碎、漂亮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之心绪,具有浓厚之眼下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两阙之局限,一气呵成,一气贯注,意在渲染愁绪,如泣如诉乎,感人至深矣!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而具体抒写作者之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前后应,表现易安居士苦心境。全词字字带苦血,行行出泪水;风格凝重深沉,哀婉凄苦,艺术感染力空前绝后。”秦牡丹说。
她说完,整个闲情居鸦雀无声,旁人皆潸然泪下,就连她自己也不知从何时起就已泪流满面。